《河南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根据《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省保险业发展实际,河南保监局于11月11日下发了《河南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河南保险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预期目标和政策措施,是“十二五”时期我省保险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回顾了河南保险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保险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行业实现新的跨越。一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末,全省保费收入793.28亿元,年均增长30%,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87个百分点,排名上升到第6位。保险密度791.85元,是“十五”末的3.62倍。保险深度3.46%,比“十五”末提高了1.44个百分点。保险市场主体47家。从业人员27.11万人。行业总资产1259.53亿元。 二是发展方式逐步转变,质量效益日益提高。行业更加注重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产险公司走出了连续多年承保亏损的局面,批退率、应收率等发展质量类指标持续优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寿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不断加强,销售合规性进一步提高,退保率始终低于5%的警戒线。三是保险功能较好发挥,服务大局作用彰显。河南保险业累计赔付583亿元,是“十五”的 4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品种从无到有,服务农户达806万户。出口信用保险对贸易出口的支持率达到24%。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新乡模式”和“洛阳模式”,累计服务群众3140万人次,得到国务院的肯定。保险资金在我省投资及意向投资超过200亿元。四是保险监管逐步强化,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探索建立市场巡查机制,创新非现场监管手段,积极开展分类监管,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着力构筑“政府监管、企业内控、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行业风险防范能力逐步增强。五是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建立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联系制度,广泛开展保险宣传,不断加大保险信息披露力度,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健全承保理赔服务标准,严惩失信行为,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化保险社团改革,成立省辖市保险行业协会,行业自律组织体系日趋完善。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时期,也是保险业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我省将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居民财富不断积累,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健康、养老、医疗等保险保障需求将大幅增加,保险市场容量将持续扩大,保险功能作用发挥将更加充分,我省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要看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保险业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同时,我省保险业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发展快,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全行业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攻坚意识,准确把握保险发展趋势和规律,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加快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推动行业再上新台阶。
《规划》指出,“十二五”河南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防范化解风险为保障,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加强改善保险监管,着力拓宽服务领域,着力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进一步提升河南保险业综合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规划》强调,“十二五”时期,我省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科学发展是解决保险市场突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和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行业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优化结构、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作为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把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作为行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和推进创新作为行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一个市场体系健全、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发展方式科学、市场竞争有序、社会形象良好,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更具活力、更具影响、更具特色的区域保险市场。在具体目标上:业务发展方面,全省保费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5年末,原保险保费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保险深度突破5%,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市场,重点加快县域及农村保险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方面,行业各项经营指标不低于中部平均水平,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功能作用方面,保险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在服务“三农”、产业升级、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资金融通等领域得到较大提升。风险防范方面,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行业风险预警、监测与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强化,保险市场安全稳定运行。诚信建设方面,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显著提高,保险业逐步成为受社会尊重和信赖的金融服务行业,消费者利益得到有效保护,诚实守信的保险文化基本形成。
《规划》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河南保险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一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动保险市场主体结构、区域结构、业务结构和渠道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推进改革创新,增强行业发展活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市场要素的积极性,切实增强行业发展活力。三是拓宽服务领域,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按照“三化”协调发展与“和谐中原”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拓宽保险覆盖面,着力提高保险业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和契合度。四是加强保险监管,确保市场稳健运行。充分发挥保险机构风险防范的主体作用和保险监管的主导作用,夯实微观审慎监管基础,推进科学监管进程,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防范体系,促进保险市场秩序持续规范,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安全发展。五是加强诚信建设,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以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根本,组织开展“提升服务、诚信立业”工程,积极培育诚信为本的行业文化,切实提升保险业社会形象。六是夯实行业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进保险信息化管理,加强保险社团组织建设,逐步夯实行业发展的根基。七是加强合作交流,优化保险生态环境。夯实法律法规基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和保险知识普及,为保险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