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金融资讯

【打印】

【字体:

今年河南经济总量预计可达6.7万亿元左右
八大维度发展成绩亮眼

时间:2025-09-02 来源:河南日报

         9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十四五”时期河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回顾这五年的历程,河南聚焦“两高四着力”,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和多重压力考验,推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落地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切实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

  发展质效|预计经济总量达到6.7万亿元左右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在稳增长、扩内需、强创新、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预计经济总量达到6.7万亿元左右,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即将迈过60%大关,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累计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居全国首位。

  科技创新|“智慧岛”双创载体实现省辖市全覆盖

  科技创新生态加速优化。“十四五”以来,河南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无缝对接,促进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建设整体起势,“智慧岛”双创载体实现省辖市全覆盖,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2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入列,超短超强激光平台、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世界最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竞相突破,技术合同成交额比2020年翻两番以上。

  产业创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实体经济根基更加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持续提升。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建成投用,洛阳百万吨乙烯等引领性工程加快推进,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创建,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国产化AI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六成,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连续7年优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

  区域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优化至1.97:1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城乡融合加力推进,县域经济扩容提质,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郑州都市圈成功获批,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所有城市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鲁豫、鄂豫皖等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取得积极成效,高铁路网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突破1万公里,周口港上升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西气东输三线、引江济淮(河南段)等重大工程全面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2.16:1优化至2024年的1.97:1。

  改革开放|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改革开放动力显著增强。“十四五”以来,河南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堵点卡点,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形成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服务企业群众4.2亿件(次),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全面落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深入推进,航空港区形成“四港联动”发展格局,成功举办两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双枢纽”合作模式拓展提升,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区建成投用,预计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7万列,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容至7个,中部便捷水运出海通道加快构建。

  绿色转型|超82%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

  绿色低碳转型提质增效。“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努力奋斗,在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上担当尽责,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美水美的美丽河南。“净水入黄河”工程、滩区生态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升至82%以上,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可再生能源实现装机占比超50%、发电量超1000亿度两大突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5%、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民生改善|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把促进民生改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560万人,新设立8所本科院校,成功创建中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类医学中心,婴幼儿托位数实现翻两番,覆盖市县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殷墟博物馆新馆等文化新地标建成开放,“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河南文旅现象爆火出彩,全省旅游接待人次突破10亿。

  风险化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化解。“十四五”以来,河南省持续强化源头防控、过程把控、应急管控,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以一域之稳定为全国大局作出贡献。“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深化运用,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阶段性成效,地方债务风险整体可控,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记者 申华 王怡潇)